黃大仙祠位於九龍竹園村,坐北向南,背靠獅子山,迎向鯉魚門海峽。早期城市尚未發展時,南面有大片農地,整體環境被視為風水吉地。「如果查歷史,黃大仙祠最初不是在這裏開始。」李道長站在經堂前,指着地面,講述黃大仙祠的選址故事。
1915年,廣東「普慶壇」道長梁仁菴在黃大仙的指引下南下,於灣仔創立「福慶堂」。1921年,他再次收到黃大仙啟示,從港島坐船抵達竹園村,再向北行走三千步,插竹為記,闢地設殿。插竹的位置正是現時大殿正中央的神台,供奉着黃大仙畫像。李道長稱那裡是最神聖、最靈的點,現時只有嗇色園弟子和會員可以進入大殿。
衝天式牌坊 別有洞天
參神路線的第一站是掛有「嗇色園」匾額的第一洞天牌坊。初建時,它只是一個粗陋的鐵網大閘,經過多次重修,如今牌坊由紅麻石建成。牌坊屬於中式建築的「門」,即建築物的出入口,故第一洞天牌坊又稱山門或頭門。牌坊的四根柱子高出樓頂,有三個位置供人進出,呈四柱三門衝天式格局,三門寓意脫離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走進超逸之境。
穿過山門轉左上電梯,率先來到第二參神平台。平台仿中國宮殿建築形制,兩邊擺放一對6米高的華表裝飾,柱身刻有祥雲騰龍等紋飾,頂部雕有傳統瑞獸。步往大殿的石階中間有一塊刻上9條龍的石雕,象徵宮殿中的御路踏跺,顯示黃大仙的崇高地位。當天剛好遇上工人為石雕加上彩繪工藝,自其建成以來首次,李道長稱期望增加廟宇的「藝術性」。
穿過另一面同是四柱三門式的牌坊「金華分蹟」,來到大殿前的第一參神平台,即平日善信求籤和上香的位置。回望牌坊,背面有「叱石成羊」金色大字及羊群浮雕,講述黃大仙在浙江金華赤松山,由牧羊童子修煉得道成仙的故事。大殿大門正中掛有「赤松黃大仙」橫匾。大殿的黃色琉璃瓦屋頂為歇山頂,且有兩層屋檐,稱為「歇山重檐」,共有一條正脊、四條垂脊及八條戧脊。
在正脊兩端有一隻名為「螭吻」、龍頭魚尾狀的獸件屋脊裝飾,螭吻張口吞下正脊,李道長稱以前十間有九間建築都是木造,螭吻有鎮壓火災的寓意。此外,垂脊和戧脊上都有獸件,分為垂獸、戧獸和蹲獸。其中蹲獸最高等級為10,排在最前方的是騎鳳仙人,之後是龍、鳳、獅子、天馬、海馬、狻猊、狎魚、獬豸和斗牛。戧脊上所用蹲獸的數量反映中式建築的等級,例如大殿屋頂有七隻蹲獸,而前身為醫藥局的普濟樓屋頂則有五隻。這些獸件亦有實際功用,可填補屋脊相交的縫隙,防止瓦件滑落。
黃大仙祠的五行建築佈局
黃大仙祠大殿旁的建築佈局獨具特色,一系列建築呈直線排列,象徵五行。李道長介紹,1937年仙師再次乩示,指示黃大仙祠要永垂千古,建築需符合五行配置。於是,眾弟子在三聖堂南端按五行順序興建了一系列建築,包括飛鸞台、經堂、玉液池、盂香亭及照壁。
飛鸞是扶乩的別稱,飛鸞台曾是扶乩的神壇,現已成為黃大仙的靜室。飛鸞台的牆身和屋頂均以銅建造,代表五行中的「金」,也是香港第一座銅亭。經堂內部主要以木材建造,是收藏三教典籍的地方,曾作客堂及辦公室之用,現改為總辦事處,屬「木」。前方的玉液池象徵「水」,李道長稱池中的7朵蓮花代表道教全真派別王重陽祖師的徒弟全真七子。盂香亭的紅色廟牆內供奉燃燈聖佛,亭外有四大天王護法神像,屬「火」。最後是照壁,一面藍綠琉璃瓦頂的屏風牆,用來避免風水學上的氣冲之象,屬「土」,使廟宇五行齊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