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貢鹽田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約三百年前,當時客家陳氏家族從深圳遷居至此地並建立了鹽田梓村。該地的居民主要以曬鹽和捕魚維生,早年島上居住了約二百多人。在1864年,兩位傳教士和神父(Fr. S. Volonteri)與柯神父(Fr. G. Origo)被派往鹽田梓傳教。兩年後的聖誕節,陳氏家族約有三十人領洗成為天主教徒,並捐出土地建造聖堂和學校,並以聖約瑟作為主保聖人。此後,島上的所有居民在1875年接受了洗禮。
在1890年,鹽田梓聖若瑟小堂取代了舊聖堂的位置,並於當年舉行了祝聖儀式。然而,到了1990年代末,村民紛紛遷離,聖若瑟小堂也逐漸荒廢。直到2004年進行了修復工程後,聖若瑟小堂恢復了宗教功能,讓這個曾經衰敗的村莊得以繼續存在。
鹽田梓島上設有一個墳場,不同於新界其他鄉村,墳墓上都加了十字架,村民將這個墳場視為「聖地」。除了清明節,村民也在每年的11月1日諸聖日前來掃墓,這顯示了他們對天主教節日的重視。宗教活動在鹽田梓扮演著維繫村民情感的角色。每年的五月第一個星期日,曾經遷離的村民們會回到鹽田梓,參加聖若瑟主保瞻禮,並一同重返家園,回憶起昔日的快樂時光。
鹽田梓島上的原始村民是陳氏客家人,至今村落仍充滿濃厚的客家特色。
客家人主要以稻米、雜糧和蔬菜種植為生,副業包括狩獵、養殖和捕魚。村內男女分工明確,男性主要外出工作,包括出海捕魚,而女性則負責耕田、飼養家禽和家務事務。從村民的回憶中可見,鹽田梓的女性勤勞辛苦,天一亮就要外出工作,完成工作後還要回家做飯。這展現了客家女性堅韌和努力的一面。
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,村民紛紛遷離鹽田梓,傳統的耕種和捕魚產業逐漸式微,但在島上發現的文物仍能反映出客家人過去的飲食習慣。由於客家人以辛勞勞動維生,他們傾向使用醃製菜類食品,烹調出多油多鹹的菜餚以補充所需的鹽分。文物中的「激死蟻」是客家人用來腌製鹹菜的容器,設計獨特,具有民間智慧。此外,茶粿是重要的節日食品,也反映了客家人的凝聚力和對故鄉的思念。每逢節慶,他們會用竹簍製作巨大的圓形茶粿,象徵著團圓和對家鄉的思念。
客家文化也體現在鹽田梓島上的祖屋和建築中。村民的祖屋多為傳統的中式建築,進入大門後是天井,兩側是爐灶、洗手間或柴房,大廳和臥室位於祖屋的內部。這種集中住宅的設計,讓同族的人們能夠聚居在一起,具有獨特的藝術性。
可以看出,客家文化在鹽田梓島上得到了延續,不僅體現在飲食習慣和建築風格中,還透過茶粿等傳統食品和節日儀式來凝聚族群情感。
在鹽田梓島上,有著許多值得一遊的景點。首先是聖若瑟小堂,這座小堂散發著宗教的祥和氛圍,是居民心靈寄託的場所。接著是鹽田,這裡曾經是村民們主要的生計來源,而如今則成為一個寧靜的風景區,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。
村公所是村民們集結的地方,也是社區事務的中心,展現著這個村落的凝聚力。聖福若瑟神父故居和陳志明神父祖屋則是寄託著歷史和回憶,讓人們能夠深入了解這片土地的過去和文化。百年樟樹是一棵古老的樹木,見證著時光的流轉,它的存在讓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。
雙子亭和玉帶橋是島上的建築物,展現著古老建築的美感和特色。活泉井則是一處清澈的泉水源頭,為這個島上的居民提供了寶貴的水資源。而鹽田梓文物陳列室則是一個展示文物和傳統工藝的場所,讓人們更深入地了解客家文化。
此外,漢代遺址則是一個具有歷史價值的遺址,帶領人們回到漢代的年代,探索古人的生活和智慧。最後,客家村屋是這個村落的特色建築,以其獨特的設計和藝術風格展現了客家文化的繁榮和魅力。
在這些景點中,遊客們可以感受到鹽田梓島上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底蘊,並深入體驗這個地方獨特的風土人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