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基礎
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、病理以及疾病診斷和防治等科學領域。它擁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經驗。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──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。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,以臟腑經絡的生理和病理為基礎,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的醫學理論體系。
在春秋戰國時期,社會經歷了劇烈變革,政治、經濟和文化都有顯著發展,學術思想也日趨活躍。在這種情況下,中國出現了現存最早的醫學文獻之一──《黃帝內經》。《黃帝內經》總結了春秋戰國時期以前的醫療成就和治療經驗,確立了中醫學的獨特理論體系,成為中醫藥學發展的基礎。
(二)陰陽五行學說和致病因素
陰陽五行是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(內臟相關學說)的合稱。中醫學藉此解釋人體內部的對立統一和聯繫。
陰陽既代表體內的物質和功能,也代表機體的抑制和興奮兩種基本過程。陰陽失調(偏盛偏衰)是疾病成因的主要因素。同時,中醫學也用血氣來統括物質和功能,血指代血液和體液等物質,氣指局部甚至整體的功能。簡言之,一切亢進的(浮)、興奮的(實)、有熱性傾向的(熱)都歸屬於陽證;潛伏的(裏)、衰弱的(虛)、有寒性傾向的(寒)都屬於陰證。
五行指的是木(肝)、火(心)、土(脾)、金(肺)、水(腎)。根據五行的屬性,古代醫學家將自然界和人體組織在特定情況下歸納起來,並通過相生相克的關係來解釋臟腑之間的調節功能。在臨床上運用五行學說,主要是解釋人體內臟的相互聯繫、生理和病理的複雜變化,從中推斷病情並確定治療方法。
致病因素
- 內因
內因也稱為內傷,指的是內部損害臟器氣的致病因素。包括: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(七情)。此外還包括飲食傷害、痰瘀停積和蟲患等。 - 外因
外因是指外來的病因刺激,通過皮膚和黏膜等特殊感受器,引起各種傳染性疾病。包括:風、火、暑、濕、燥、寒(六淫)。 - 不內外因
不內外因指發病中存在意外損害,既不屬於內因也不屬於外因。例如房室傷、金刃傷、湯火傷、蟲獸傷和中毒等。
病因和診斷名稱
- 風:主要指空氣流動刺激機體表面的皮膚和黏膜,造成調節功能障礙,影響內外環境的統一性,從而引發病變,如感冒咳嗽(外風)。然而,對於神經系統的病變,如頭暈、腰腳麻痺等,則稱為「內風」。
- 火:指炎熱、亢進、興奮的狀態。所有急性炎症的進行期,體溫上升嚴重,都可稱為「火」。
- 暑:由於夏季炎熱氣候的刺激,引起疾病。症狀包括高燒、口渴、疲勞多汗,或昏迷不醒、小便赤澀等。
- 濕:指空氣中的濕度高,或體內新陳代謝和排泄功能障礙,導致水液滯留或分泌過多,引發病變。特徵包括身體疲乏沉重感,大小便排泄不調等症狀。
- 燥:指氣候乾燥或體液不足引起的病變。
- 寒:由寒冷的氣候刺激機體,引發疾病。早期症狀包括寒冷、發熱、頭痛等,這被稱為「外寒」。此外,當機體受到病因刺激後,機能明顯受到抑制,興奮現象減弱,體溫不足(內寒)。
(三)中醫學的基本特點
- 整體觀念:指的是人體本身的整體性以及人與大自然的整體性。
- 辨證施治:是中醫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方法。
- 證:是指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總結。
- 辨證:是分析和辨別疾病的證候。
- 施治:是根據辨證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。
(四)中醫如何診斷疾病
- 四診:是收集資料的基本方法,包括望、聞、問、切四種診察疾病的方法。
- 望診:利用視覺觀察人體全身和局部的所有可見徵象,以及排泄物等。
- 聞診:利用嗅覺聞取病人體味、口氣等信息。
- 問診:通過與病人的對話詢問症狀、疾病史等獲取信息。
- 切診:通過對脈搏的觸診,判斷病情和體質狀況。
- 辨證(舉例)
- 八綱辨證:是各種辨證的總綱,用於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證方法。
- 表裏:用於辨別疾病的內外病位和病勢深淺。
- 寒熱:用於辨別疾病的性質是否寒熱。
- 虛實:用於辨別邪氣和正氣的盛衰情況。虛指正氣不足,實指邪氣盛。
- 陰陽:是八綱辨證的總綱。在診斷上,可以將一切疾病分為陰陽兩個方面。
- 臟腑辨證:根據臟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現,對疾病的診斷進行分析歸納,以推斷病機、判斷病變的部位、性質以及正邪盛衰的情況。
- 經絡辨證:運用經絡學原理,推斷疾病發生的原因、性質以及所屬証候的診斷方法。
- 氣血津液辨證:根據氣、血、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,分析和辨認其所反映的不同証候,用於指導臨床診察病証。
(五)中醫如何治療疾病
- 八法:確定病証後,治療方向包括汗、吐、下、和、溫、清、消、補。
- 方劑:根據治療方法和功用,可分為解表劑、清熱劑、補益劑、祛濕劑等21類。
- 藥物:按照功用的共性,結合治療方法,可分為解表藥、清熱藥、理氣藥、補血藥等20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