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加快過渡性房屋的建設流程,政府引入了”組裝合成”建築技術,興建了”組合屋”(也稱為”積木屋”)。下面將詳細介紹組合屋的背景,過渡性房屋的申請資格和程序,以及其他種類的組合屋。
組合屋背景
2017年,政府提出了引入”組裝合成”建築法(MiC)的提案,以建設過渡性房屋。關愛基金於翌年撥款3,570萬元,資助社聯在深水埗展開了本港首個預製合成過渡房屋計劃”南昌220″,該計劃已於2020年7月入伙。
組合屋的租金並不一致,參考社聯的”社會房屋共享計劃”,租金介於綜援租金津貼最高金額和公屋租金之間;如果參考房屋委員會的租金援助計劃,租金水平不得超過住戶入息的25%。
目前在本港,過渡性房屋的項目由政府、私人發展商和社福機構共同資助開發,其中許多項目採用了組合屋技術,以下是主要的項目:
組合屋項目 地址 單位數目 預計入伙期
喜信 深水埗英華街 140 2022年1月
南昌220 南昌街202-220號 89 2020年7月
昌新一號 深水埗欽州街西與通州街交界 205 2022年2月
業成街 葵涌業成街5-7號 100 2022年上旬
組裝合成技術
“南昌220″是第一個組合社會房屋計劃
興建傳統的標準住宅樓宇需要申請、規劃、批地和賣地等繁瑣的過程,一般需要數年時間,而香港有許多可以短期使用的閒置土地,使用組裝合成技術的項目最快只需約1年時間建成,能夠加快過渡性房屋的供應,讓基層人士更快獲得住房。
組合屋的優點是可以重複使用,在原址拆除後,可以搬到新址重新組裝,相比標準建築更靈活,適應過渡性房屋的臨時性需求。
“組裝合成”建築技術不是新鮮事,在荷蘭、英國、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等地已經使用貨櫃作為臨時房屋,香港本身也有使用預製組件的經驗。